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浙江赛诺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全国肉羊遗传改良计划(2015-2025)》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7-03-02 00:00
  • 访问量:

【摘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畜牧兽医(农牧、农业)局(厅、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兽医局:

为加快肉羊遗传改良进程,促进肉羊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我部制定了《全国肉羊遗传改良计划(2015-2025)》,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农业部办公厅

2015年6月1日

 

全国肉羊遗传改良计划(2015-2025)

我国是养羊大国,羊存栏量、出栏量和羊肉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加快发展肉羊产业,对于优化畜牧业结构、增加农牧民收入、满足羊肉消费需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作用。种业是现代肉羊产业发展的基础,遗传改良是提高肉羊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抓手。为加快肉羊遗传改良进程,完善肉羊良种繁育体系,增强肉羊综合生产能力,促进肉羊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计划。

一、我国肉羊遗传改良现状

1949年以来,我国绵羊、山羊饲养和育种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近三十年来,在市场拉动下,我国羊育种方向由毛用为主逐步转向肉用为主,肉羊良种繁育和遗传改良工作稳步推进,对提升肉羊产业发展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遗传资源丰富多样

我国绵羊、山羊遗传资源十分丰富,列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羊志》中的地方品种共100个,其中绵羊42个、山羊58个。小尾寒羊等27个优良地方品种纳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这些地方品种耐粗饲、抗逆性和抗病力强,生产性能各具特色,是我国肉羊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和育种素材。同时,从国外引进了一批优良肉羊品种,育成肉用绵羊品种3个、山羊品种2个,丰富了我国肉羊遗传资源。

(二)良种繁育体系初步建立

与区域布局相适应,以原种场和资源场为核心,以繁育场为支撑,满足不同生产方式和生产规模需求的肉羊良种繁育体系初步建立。截止2014年底,全国共有1730个种羊场,其中绵羊种羊场814个,存栏种羊250.2万只;山羊种羊场916个,存栏种羊82.4万只;国家级羊资源保种场20个、保护区4个。

(三)生产水平稳步提高

随着良种的普及和饲养管理方式的改进,肉羊个体生产性能明显提高,产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2014年,全国羊存栏3.03亿只、出栏2.87亿只,比1980年分别增加1.16亿只、2.45亿只,年均增长1.4%、5.8%;羊肉产量428.2万吨,是1980年的9倍。羊出栏率由1980年的23%提高到2014年的95%,胴体重由10.5公斤提高到14.9公斤。

虽然我国肉羊遗传改良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与新阶段肉羊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相比,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一是基础工作滞后。选育和杂交利用工作缺乏有效的规划与指导。品种选育手段落后,良种登记、性能测定、遗传评估等基础工作尚未系统开展。部分品种改良方向和技术路线不明确,无序混乱杂交现象比较严重。二是软硬件条件较差。大部分种羊场育种基础设施和装备落后,育种技术力量不足,核心群体规模小,种羊质量参差不齐,生产性能不高。三是良种培育进展缓慢。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选育效率较低,地方品种的优良特性没有得到有效挖掘。国产肉用专门化品种数量少、性能不高,育种核心种源依赖进口的局面未从根本上扭转。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坚持本品种持续选育和新品种培育并重,以提高个体生产性能和产品品质为主攻方向,以提升供种能力和质量为核心,以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为载体,加强政策扶持,强化科技支撑,完善良繁体系,规范开展肉羊良种登记、性能测定、遗传评估等育种工作,扎实有序推进杂交改良,持续提高良种化水平,为促进肉羊产业发展提供种源保障。

(二)总体目标

到2025年,建设国家肉羊遗传评估中心1个,区域性生产性能测定中心6-8个,遴选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原种场和新品种选育场)100家,重点选择35-40个肉用特点明显、适应性强、推广潜力大的地方品种开展本品种选育,持续选育提高育成品种和主要引进品种性能,培育10个左右肉羊新品种,肉羊群体生产性能稳步提高。

(三)主要任务

1. 确定重点选育的地方品种、育成品种、引进品种,制定选育方案,指导品种选育;筛选适宜杂交组合,指导品种利用。

2.建立国家肉羊遗传评估中心和区域性生产性能测定中心,开展遗传评估,指导实施肉羊生产性能测定。

3.制定遴选标准,遴选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组建肉羊育种核心群,开展本品种选育和新品种培育。

4. 在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开展良种登记,健全种羊系谱档案。

(四)主要指标

1.2025年前完成100家肉羊核心育种场遴选,形成纯种基础母羊15万只的核心育种群。

2.完成肉羊核心育种场在群种羊良种登记,逐步形成连续完整的种羊系谱档案,实现种群动态跟踪。

3.到2025年,100个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每年种羊性能测定数量达到10万只以上。

4.到2025年,重点选育的地方品种主要肉用性能提高10%以上;新培育品种主要肉用性能比亲本平均提高12%以上;绵羊产羔率牧区达到120%以上、农区达到150%以上,山羊产羔率达到180%以上。

三、主要肉羊品种的遗传改良思路

(一)地方品种

1.绵羊

我国地方绵羊品种资源丰富,一般具有耐粗饲、适应性强等特点,但生长速度慢、肉用性能不佳。地方绵羊性能测定滞后,选育力度不够,种群遗传进展缓慢。

地方绵羊遗传改良的重点是,开展乌珠穆沁羊、小尾寒羊、湖羊、滩羊、哈萨克羊、藏羊等品种的选育,制定各品种的选育方案,扩大育种群规模,推进良种登记和性能测定,提高肉用生产性能和种群供种能力,形成由育种群、扩繁群、商品群组成的育种和生产体系。同时,在系统规划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开展杂交组合筛选,利用育成品种和引进良种作为杂交父本,进行规模化高效经济杂交。对规模较大、有一定选育基础的地方品种杂种群体,制定选育计划,开展肉羊新品种培育。

2.山羊

我国地方山羊品种较多,主要集中在中原及南方地区,具有早熟、繁殖力高和适应性强等特点,但存在个体小、生长速度慢、饲料转化率低、产肉量少等缺点。山羊良种繁育体系不完善,缺乏系统选育,品种内个体生产性能差异较大。杂交改良缺乏长远的规划和科学的选配计划,造成一些地方品种性能退化,纯种数量下降,杂交群体血统不清。

地方山羊遗传改良的重点是,开展黄淮山羊、成都麻羊、马头山羊、云岭山羊、贵州山羊等品种的选育,扩大育种群规模,开展性能测定、良种登记,重点选育肉用性能。同时,结合不同地区肉羊生产特点,在系统规划的基础上,筛选优势杂交组合,进行规模化、特色化经济杂交。对已形成的引进品种与地方品种高代杂种群体,建立育种群,针对生长发育速度、早熟性、肉品质开展系统选育,培育肉用山羊新品种。

(二)育成品种

对已育成的巴美肉羊、昭乌达羊、察哈尔羊等肉用绵羊品种,南江黄羊、简州大耳羊等肉用山羊品种,重点选育提高肉用性能和群体整齐度。系统开展性能测定和良种登记,持续提高单产水平和种群供种能力。加大品种推广力度,筛选适宜的经济杂交模式,发展集约化、标准化生产。

(三)引进品种

我国引进的肉羊品种较多,目前在生产中应用的主要有无角陶赛特、特克塞尔、萨福克、杜泊、澳洲白、德国肉用美利奴、南非肉用美利奴和波尔山羊等品种。除作为新品种培育的素材外,经过与地方品种多年杂交,形成了多种类型的杂交群体,但缺乏科学的系统选育和杂交利用。

引进品种遗传改良的重点是,通过持续选育和种群扩繁,建立商业化育种体系,适度引进优质种羊或胚胎、精液等遗传物质,扩大育种群,进行良种登记,逐步形成连续完整的种羊系谱档案。在场内生产性能测定的基础上,开展统一、规范的跨群遗传评估,持续提高供种能力和质量,缩小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同时,根据不同品种特点,确定适于杂交利用的区域,建立和优化杂交繁育体系,充分利用杂种优势。

(四)新品种培育

新品种培育的重点是,以地方品种和引进品种为育种素材,以企业为主体,明确育种目标,制定品种培育方案,开展持续系统培育。

牧区新品种培育的主攻方向是:在保持良好适应性的前提下,突出肉用性能和繁殖性能,兼顾毛用或皮用性能。

农区新品种培育的主攻方向是:繁殖性能高,生长发育快,饲料转化率高。

四、主要工作内容

(一)开展重点品种选育和利用

1. 实施内容

根据肉羊优势区域布局和遗传资源现状,确定重点选育品种,制定选育和利用方案。

2. 任务指标

2016年前确定重点选育品种,2018年前提出各品种选育与利用方案。

(二)建立种羊遗传评估和生产性能测定体系

1. 实施内容

建设国家肉羊遗传评估中心,制定种羊遗传评估方案,完善生产性能测定标准和管理规程,构建国家肉羊育种数据库和数据交流共享平台,开展数据的收集、分析评估和发布。

设立区域性肉羊生产性能测定中心,组织和指导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持续开展种羊生产性能测定等工作。

2. 任务指标

2020年前,建设国家肉羊遗传评估中心1个,设立区域性肉羊性能测定中心6-8个。

(三)遴选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

1. 实施内容

制定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遴选标准,采取企业自愿、省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推荐的方式,遴选100个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

2. 任务指标

2020年前,完成50个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的遴选,核心育种群基础母羊达到5万只,相关育种设施设备配套齐全。2025年前,累计完成100个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的遴选,形成基础母羊总存栏15万只的肉羊核心育种群。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规范开展生产性能测定,及时上报有关数据。

(四)组织开展良种登记

1. 实施内容

制定肉羊良种登记技术规范,组织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开展良种登记。

2. 任务指标

2025年前完成100个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在群种羊良种登记,逐步形成连续完整的种羊系谱档案。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管理

农业部畜牧业司组织成立全国肉羊遗传改良计划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计划实施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监督管理、绩效评价等。全国畜牧总站具体负责计划实施,组织制定重点选育品种遗传改良方案,遴选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指导开展生产性能测定、良种登记、良种推广等工作。省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和技术支撑单位负责本辖区内的肉羊遗传改良工作,具体负责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资格审查和日常监管,督促开展生产性能测定、良种登记等工作,加强杂交改良指导、种羊质量监督等。主产省区要因地制宜制定实施本区域肉羊遗传改良计划。

(二)强化技术支撑

依托产业技术体系和科研院所的力量,组织成立全国肉羊遗传改良计划专家组,负责制定相关技术规范和重点选育品种的遗传改良方案,开展遗传改良技术培训,为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开展性能测定、良种登记、杂交利用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全国肉羊遗传评估中心和区域性生产性能测定中心要按照遗传改良计划的要求,切实加强对测定数据的分析,做到科学测定、准确评估、及时指导。

(三)建立动态管理机制

向社会公开发布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名单,接受行业监督。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要认真履行规定义务,积极开展良种登记、性能测定等工作,及时上报育种数据。建立专家组与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对口联系制度,联系专家要为企业日常育种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协助解决育种技术问题。建立肉羊核心育种场绩效评价和退出机制,实行动态管理,定期组织开展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考核评估,及时淘汰不合格企业。

(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逐步建立以政府资金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充分调动企业参与肉羊遗传改良工作的积极性。加大对肉羊核心育种场建设、生产性能测定、新品种培育、优良地方品种资源保护等重点环节支持力度。继续推进肉羊良种繁育推广,加快品种改良步伐,提高肉羊生产良种化水平。

(五)推进产学研联合

开展政产学研大协作,集成整合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科研院所和技术推广部门等力量,构建自主、高效育种体系,扎实推进肉羊群体遗传改良。同时,适当引进国外优良种质资源,鼓励国内国外企业、科研机构开展育种合作,不断提升我国肉羊种业发展水平。

《全国肉羊遗传改良计划(2015-2025)》

【概要描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畜牧兽医(农牧、农业)局(厅、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兽医局:

为加快肉羊遗传改良进程,促进肉羊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我部制定了《全国肉羊遗传改良计划(2015-2025)》,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农业部办公厅

2015年6月1日

 

全国肉羊遗传改良计划(2015-2025)

我国是养羊大国,羊存栏量、出栏量和羊肉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加快发展肉羊产业,对于优化畜牧业结构、增加农牧民收入、满足羊肉消费需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作用。种业是现代肉羊产业发展的基础,遗传改良是提高肉羊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抓手。为加快肉羊遗传改良进程,完善肉羊良种繁育体系,增强肉羊综合生产能力,促进肉羊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计划。

一、我国肉羊遗传改良现状

1949年以来,我国绵羊、山羊饲养和育种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近三十年来,在市场拉动下,我国羊育种方向由毛用为主逐步转向肉用为主,肉羊良种繁育和遗传改良工作稳步推进,对提升肉羊产业发展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遗传资源丰富多样

我国绵羊、山羊遗传资源十分丰富,列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羊志》中的地方品种共100个,其中绵羊42个、山羊58个。小尾寒羊等27个优良地方品种纳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这些地方品种耐粗饲、抗逆性和抗病力强,生产性能各具特色,是我国肉羊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和育种素材。同时,从国外引进了一批优良肉羊品种,育成肉用绵羊品种3个、山羊品种2个,丰富了我国肉羊遗传资源。

(二)良种繁育体系初步建立

与区域布局相适应,以原种场和资源场为核心,以繁育场为支撑,满足不同生产方式和生产规模需求的肉羊良种繁育体系初步建立。截止2014年底,全国共有1730个种羊场,其中绵羊种羊场814个,存栏种羊250.2万只;山羊种羊场916个,存栏种羊82.4万只;国家级羊资源保种场20个、保护区4个。

(三)生产水平稳步提高

随着良种的普及和饲养管理方式的改进,肉羊个体生产性能明显提高,产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2014年,全国羊存栏3.03亿只、出栏2.87亿只,比1980年分别增加1.16亿只、2.45亿只,年均增长1.4%、5.8%;羊肉产量428.2万吨,是1980年的9倍。羊出栏率由1980年的23%提高到2014年的95%,胴体重由10.5公斤提高到14.9公斤。

虽然我国肉羊遗传改良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与新阶段肉羊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相比,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一是基础工作滞后。选育和杂交利用工作缺乏有效的规划与指导。品种选育手段落后,良种登记、性能测定、遗传评估等基础工作尚未系统开展。部分品种改良方向和技术路线不明确,无序混乱杂交现象比较严重。二是软硬件条件较差。大部分种羊场育种基础设施和装备落后,育种技术力量不足,核心群体规模小,种羊质量参差不齐,生产性能不高。三是良种培育进展缓慢。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选育效率较低,地方品种的优良特性没有得到有效挖掘。国产肉用专门化品种数量少、性能不高,育种核心种源依赖进口的局面未从根本上扭转。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坚持本品种持续选育和新品种培育并重,以提高个体生产性能和产品品质为主攻方向,以提升供种能力和质量为核心,以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为载体,加强政策扶持,强化科技支撑,完善良繁体系,规范开展肉羊良种登记、性能测定、遗传评估等育种工作,扎实有序推进杂交改良,持续提高良种化水平,为促进肉羊产业发展提供种源保障。

(二)总体目标

到2025年,建设国家肉羊遗传评估中心1个,区域性生产性能测定中心6-8个,遴选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原种场和新品种选育场)100家,重点选择35-40个肉用特点明显、适应性强、推广潜力大的地方品种开展本品种选育,持续选育提高育成品种和主要引进品种性能,培育10个左右肉羊新品种,肉羊群体生产性能稳步提高。

(三)主要任务

1. 确定重点选育的地方品种、育成品种、引进品种,制定选育方案,指导品种选育;筛选适宜杂交组合,指导品种利用。

2.建立国家肉羊遗传评估中心和区域性生产性能测定中心,开展遗传评估,指导实施肉羊生产性能测定。

3.制定遴选标准,遴选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组建肉羊育种核心群,开展本品种选育和新品种培育。

4. 在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开展良种登记,健全种羊系谱档案。

(四)主要指标

1.2025年前完成100家肉羊核心育种场遴选,形成纯种基础母羊15万只的核心育种群。

2.完成肉羊核心育种场在群种羊良种登记,逐步形成连续完整的种羊系谱档案,实现种群动态跟踪。

3.到2025年,100个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每年种羊性能测定数量达到10万只以上。

4.到2025年,重点选育的地方品种主要肉用性能提高10%以上;新培育品种主要肉用性能比亲本平均提高12%以上;绵羊产羔率牧区达到120%以上、农区达到150%以上,山羊产羔率达到180%以上。

三、主要肉羊品种的遗传改良思路

(一)地方品种

1.绵羊

我国地方绵羊品种资源丰富,一般具有耐粗饲、适应性强等特点,但生长速度慢、肉用性能不佳。地方绵羊性能测定滞后,选育力度不够,种群遗传进展缓慢。

地方绵羊遗传改良的重点是,开展乌珠穆沁羊、小尾寒羊、湖羊、滩羊、哈萨克羊、藏羊等品种的选育,制定各品种的选育方案,扩大育种群规模,推进良种登记和性能测定,提高肉用生产性能和种群供种能力,形成由育种群、扩繁群、商品群组成的育种和生产体系。同时,在系统规划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开展杂交组合筛选,利用育成品种和引进良种作为杂交父本,进行规模化高效经济杂交。对规模较大、有一定选育基础的地方品种杂种群体,制定选育计划,开展肉羊新品种培育。

2.山羊

我国地方山羊品种较多,主要集中在中原及南方地区,具有早熟、繁殖力高和适应性强等特点,但存在个体小、生长速度慢、饲料转化率低、产肉量少等缺点。山羊良种繁育体系不完善,缺乏系统选育,品种内个体生产性能差异较大。杂交改良缺乏长远的规划和科学的选配计划,造成一些地方品种性能退化,纯种数量下降,杂交群体血统不清。

地方山羊遗传改良的重点是,开展黄淮山羊、成都麻羊、马头山羊、云岭山羊、贵州山羊等品种的选育,扩大育种群规模,开展性能测定、良种登记,重点选育肉用性能。同时,结合不同地区肉羊生产特点,在系统规划的基础上,筛选优势杂交组合,进行规模化、特色化经济杂交。对已形成的引进品种与地方品种高代杂种群体,建立育种群,针对生长发育速度、早熟性、肉品质开展系统选育,培育肉用山羊新品种。

(二)育成品种

对已育成的巴美肉羊、昭乌达羊、察哈尔羊等肉用绵羊品种,南江黄羊、简州大耳羊等肉用山羊品种,重点选育提高肉用性能和群体整齐度。系统开展性能测定和良种登记,持续提高单产水平和种群供种能力。加大品种推广力度,筛选适宜的经济杂交模式,发展集约化、标准化生产。

(三)引进品种

我国引进的肉羊品种较多,目前在生产中应用的主要有无角陶赛特、特克塞尔、萨福克、杜泊、澳洲白、德国肉用美利奴、南非肉用美利奴和波尔山羊等品种。除作为新品种培育的素材外,经过与地方品种多年杂交,形成了多种类型的杂交群体,但缺乏科学的系统选育和杂交利用。

引进品种遗传改良的重点是,通过持续选育和种群扩繁,建立商业化育种体系,适度引进优质种羊或胚胎、精液等遗传物质,扩大育种群,进行良种登记,逐步形成连续完整的种羊系谱档案。在场内生产性能测定的基础上,开展统一、规范的跨群遗传评估,持续提高供种能力和质量,缩小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同时,根据不同品种特点,确定适于杂交利用的区域,建立和优化杂交繁育体系,充分利用杂种优势。

(四)新品种培育

新品种培育的重点是,以地方品种和引进品种为育种素材,以企业为主体,明确育种目标,制定品种培育方案,开展持续系统培育。

牧区新品种培育的主攻方向是:在保持良好适应性的前提下,突出肉用性能和繁殖性能,兼顾毛用或皮用性能。

农区新品种培育的主攻方向是:繁殖性能高,生长发育快,饲料转化率高。

四、主要工作内容

(一)开展重点品种选育和利用

1. 实施内容

根据肉羊优势区域布局和遗传资源现状,确定重点选育品种,制定选育和利用方案。

2. 任务指标

2016年前确定重点选育品种,2018年前提出各品种选育与利用方案。

(二)建立种羊遗传评估和生产性能测定体系

1. 实施内容

建设国家肉羊遗传评估中心,制定种羊遗传评估方案,完善生产性能测定标准和管理规程,构建国家肉羊育种数据库和数据交流共享平台,开展数据的收集、分析评估和发布。

设立区域性肉羊生产性能测定中心,组织和指导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持续开展种羊生产性能测定等工作。

2. 任务指标

2020年前,建设国家肉羊遗传评估中心1个,设立区域性肉羊性能测定中心6-8个。

(三)遴选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

1. 实施内容

制定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遴选标准,采取企业自愿、省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推荐的方式,遴选100个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

2. 任务指标

2020年前,完成50个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的遴选,核心育种群基础母羊达到5万只,相关育种设施设备配套齐全。2025年前,累计完成100个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的遴选,形成基础母羊总存栏15万只的肉羊核心育种群。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规范开展生产性能测定,及时上报有关数据。

(四)组织开展良种登记

1. 实施内容

制定肉羊良种登记技术规范,组织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开展良种登记。

2. 任务指标

2025年前完成100个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在群种羊良种登记,逐步形成连续完整的种羊系谱档案。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管理

农业部畜牧业司组织成立全国肉羊遗传改良计划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计划实施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监督管理、绩效评价等。全国畜牧总站具体负责计划实施,组织制定重点选育品种遗传改良方案,遴选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指导开展生产性能测定、良种登记、良种推广等工作。省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和技术支撑单位负责本辖区内的肉羊遗传改良工作,具体负责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资格审查和日常监管,督促开展生产性能测定、良种登记等工作,加强杂交改良指导、种羊质量监督等。主产省区要因地制宜制定实施本区域肉羊遗传改良计划。

(二)强化技术支撑

依托产业技术体系和科研院所的力量,组织成立全国肉羊遗传改良计划专家组,负责制定相关技术规范和重点选育品种的遗传改良方案,开展遗传改良技术培训,为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开展性能测定、良种登记、杂交利用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全国肉羊遗传评估中心和区域性生产性能测定中心要按照遗传改良计划的要求,切实加强对测定数据的分析,做到科学测定、准确评估、及时指导。

(三)建立动态管理机制

向社会公开发布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名单,接受行业监督。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要认真履行规定义务,积极开展良种登记、性能测定等工作,及时上报育种数据。建立专家组与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对口联系制度,联系专家要为企业日常育种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协助解决育种技术问题。建立肉羊核心育种场绩效评价和退出机制,实行动态管理,定期组织开展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考核评估,及时淘汰不合格企业。

(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逐步建立以政府资金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充分调动企业参与肉羊遗传改良工作的积极性。加大对肉羊核心育种场建设、生产性能测定、新品种培育、优良地方品种资源保护等重点环节支持力度。继续推进肉羊良种繁育推广,加快品种改良步伐,提高肉羊生产良种化水平。

(五)推进产学研联合

开展政产学研大协作,集成整合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科研院所和技术推广部门等力量,构建自主、高效育种体系,扎实推进肉羊群体遗传改良。同时,适当引进国外优良种质资源,鼓励国内国外企业、科研机构开展育种合作,不断提升我国肉羊种业发展水平。

  • 分类:行业资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7-03-02 00:00
  • 访问量:0
详情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畜牧兽医(农牧、农业)局(厅、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兽医局:

为加快肉羊遗传改良进程,促进肉羊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我部制定了《全国肉羊遗传改良计划(2015-2025)》,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农业部办公厅

2015年6月1日

 

全国肉羊遗传改良计划(2015-2025)

我国是养羊大国,羊存栏量、出栏量和羊肉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加快发展肉羊产业,对于优化畜牧业结构、增加农牧民收入、满足羊肉消费需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作用。种业是现代肉羊产业发展的基础,遗传改良是提高肉羊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抓手。为加快肉羊遗传改良进程,完善肉羊良种繁育体系,增强肉羊综合生产能力,促进肉羊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计划。

一、我国肉羊遗传改良现状

1949年以来,我国绵羊、山羊饲养和育种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近三十年来,在市场拉动下,我国羊育种方向由毛用为主逐步转向肉用为主,肉羊良种繁育和遗传改良工作稳步推进,对提升肉羊产业发展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遗传资源丰富多样

我国绵羊、山羊遗传资源十分丰富,列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羊志》中的地方品种共100个,其中绵羊42个、山羊58个。小尾寒羊等27个优良地方品种纳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这些地方品种耐粗饲、抗逆性和抗病力强,生产性能各具特色,是我国肉羊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和育种素材。同时,从国外引进了一批优良肉羊品种,育成肉用绵羊品种3个、山羊品种2个,丰富了我国肉羊遗传资源。

(二)良种繁育体系初步建立

与区域布局相适应,以原种场和资源场为核心,以繁育场为支撑,满足不同生产方式和生产规模需求的肉羊良种繁育体系初步建立。截止2014年底,全国共有1730个种羊场,其中绵羊种羊场814个,存栏种羊250.2万只;山羊种羊场916个,存栏种羊82.4万只;国家级羊资源保种场20个、保护区4个。

(三)生产水平稳步提高

随着良种的普及和饲养管理方式的改进,肉羊个体生产性能明显提高,产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2014年,全国羊存栏3.03亿只、出栏2.87亿只,比1980年分别增加1.16亿只、2.45亿只,年均增长1.4%、5.8%;羊肉产量428.2万吨,是1980年的9倍。羊出栏率由1980年的23%提高到2014年的95%,胴体重由10.5公斤提高到14.9公斤。

虽然我国肉羊遗传改良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与新阶段肉羊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相比,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一是基础工作滞后。选育和杂交利用工作缺乏有效的规划与指导。品种选育手段落后,良种登记、性能测定、遗传评估等基础工作尚未系统开展。部分品种改良方向和技术路线不明确,无序混乱杂交现象比较严重。二是软硬件条件较差。大部分种羊场育种基础设施和装备落后,育种技术力量不足,核心群体规模小,种羊质量参差不齐,生产性能不高。三是良种培育进展缓慢。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选育效率较低,地方品种的优良特性没有得到有效挖掘。国产肉用专门化品种数量少、性能不高,育种核心种源依赖进口的局面未从根本上扭转。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坚持本品种持续选育和新品种培育并重,以提高个体生产性能和产品品质为主攻方向,以提升供种能力和质量为核心,以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为载体,加强政策扶持,强化科技支撑,完善良繁体系,规范开展肉羊良种登记、性能测定、遗传评估等育种工作,扎实有序推进杂交改良,持续提高良种化水平,为促进肉羊产业发展提供种源保障。

(二)总体目标

到2025年,建设国家肉羊遗传评估中心1个,区域性生产性能测定中心6-8个,遴选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原种场和新品种选育场)100家,重点选择35-40个肉用特点明显、适应性强、推广潜力大的地方品种开展本品种选育,持续选育提高育成品种和主要引进品种性能,培育10个左右肉羊新品种,肉羊群体生产性能稳步提高。

(三)主要任务

1. 确定重点选育的地方品种、育成品种、引进品种,制定选育方案,指导品种选育;筛选适宜杂交组合,指导品种利用。

2.建立国家肉羊遗传评估中心和区域性生产性能测定中心,开展遗传评估,指导实施肉羊生产性能测定。

3.制定遴选标准,遴选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组建肉羊育种核心群,开展本品种选育和新品种培育。

4. 在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开展良种登记,健全种羊系谱档案。

(四)主要指标

1.2025年前完成100家肉羊核心育种场遴选,形成纯种基础母羊15万只的核心育种群。

2.完成肉羊核心育种场在群种羊良种登记,逐步形成连续完整的种羊系谱档案,实现种群动态跟踪。

3.到2025年,100个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每年种羊性能测定数量达到10万只以上。

4.到2025年,重点选育的地方品种主要肉用性能提高10%以上;新培育品种主要肉用性能比亲本平均提高12%以上;绵羊产羔率牧区达到120%以上、农区达到150%以上,山羊产羔率达到180%以上。

三、主要肉羊品种的遗传改良思路

(一)地方品种

1.绵羊

我国地方绵羊品种资源丰富,一般具有耐粗饲、适应性强等特点,但生长速度慢、肉用性能不佳。地方绵羊性能测定滞后,选育力度不够,种群遗传进展缓慢。

地方绵羊遗传改良的重点是,开展乌珠穆沁羊、小尾寒羊、湖羊、滩羊、哈萨克羊、藏羊等品种的选育,制定各品种的选育方案,扩大育种群规模,推进良种登记和性能测定,提高肉用生产性能和种群供种能力,形成由育种群、扩繁群、商品群组成的育种和生产体系。同时,在系统规划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开展杂交组合筛选,利用育成品种和引进良种作为杂交父本,进行规模化高效经济杂交。对规模较大、有一定选育基础的地方品种杂种群体,制定选育计划,开展肉羊新品种培育。

2.山羊

我国地方山羊品种较多,主要集中在中原及南方地区,具有早熟、繁殖力高和适应性强等特点,但存在个体小、生长速度慢、饲料转化率低、产肉量少等缺点。山羊良种繁育体系不完善,缺乏系统选育,品种内个体生产性能差异较大。杂交改良缺乏长远的规划和科学的选配计划,造成一些地方品种性能退化,纯种数量下降,杂交群体血统不清。

地方山羊遗传改良的重点是,开展黄淮山羊、成都麻羊、马头山羊、云岭山羊、贵州山羊等品种的选育,扩大育种群规模,开展性能测定、良种登记,重点选育肉用性能。同时,结合不同地区肉羊生产特点,在系统规划的基础上,筛选优势杂交组合,进行规模化、特色化经济杂交。对已形成的引进品种与地方品种高代杂种群体,建立育种群,针对生长发育速度、早熟性、肉品质开展系统选育,培育肉用山羊新品种。

(二)育成品种

对已育成的巴美肉羊、昭乌达羊、察哈尔羊等肉用绵羊品种,南江黄羊、简州大耳羊等肉用山羊品种,重点选育提高肉用性能和群体整齐度。系统开展性能测定和良种登记,持续提高单产水平和种群供种能力。加大品种推广力度,筛选适宜的经济杂交模式,发展集约化、标准化生产。

(三)引进品种

我国引进的肉羊品种较多,目前在生产中应用的主要有无角陶赛特、特克塞尔、萨福克、杜泊、澳洲白、德国肉用美利奴、南非肉用美利奴和波尔山羊等品种。除作为新品种培育的素材外,经过与地方品种多年杂交,形成了多种类型的杂交群体,但缺乏科学的系统选育和杂交利用。

引进品种遗传改良的重点是,通过持续选育和种群扩繁,建立商业化育种体系,适度引进优质种羊或胚胎、精液等遗传物质,扩大育种群,进行良种登记,逐步形成连续完整的种羊系谱档案。在场内生产性能测定的基础上,开展统一、规范的跨群遗传评估,持续提高供种能力和质量,缩小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同时,根据不同品种特点,确定适于杂交利用的区域,建立和优化杂交繁育体系,充分利用杂种优势。

(四)新品种培育

新品种培育的重点是,以地方品种和引进品种为育种素材,以企业为主体,明确育种目标,制定品种培育方案,开展持续系统培育。

牧区新品种培育的主攻方向是:在保持良好适应性的前提下,突出肉用性能和繁殖性能,兼顾毛用或皮用性能。

农区新品种培育的主攻方向是:繁殖性能高,生长发育快,饲料转化率高。

四、主要工作内容

(一)开展重点品种选育和利用

1. 实施内容

根据肉羊优势区域布局和遗传资源现状,确定重点选育品种,制定选育和利用方案。

2. 任务指标

2016年前确定重点选育品种,2018年前提出各品种选育与利用方案。

(二)建立种羊遗传评估和生产性能测定体系

1. 实施内容

建设国家肉羊遗传评估中心,制定种羊遗传评估方案,完善生产性能测定标准和管理规程,构建国家肉羊育种数据库和数据交流共享平台,开展数据的收集、分析评估和发布。

设立区域性肉羊生产性能测定中心,组织和指导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持续开展种羊生产性能测定等工作。

2. 任务指标

2020年前,建设国家肉羊遗传评估中心1个,设立区域性肉羊性能测定中心6-8个。

(三)遴选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

1. 实施内容

制定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遴选标准,采取企业自愿、省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推荐的方式,遴选100个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

2. 任务指标

2020年前,完成50个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的遴选,核心育种群基础母羊达到5万只,相关育种设施设备配套齐全。2025年前,累计完成100个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的遴选,形成基础母羊总存栏15万只的肉羊核心育种群。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规范开展生产性能测定,及时上报有关数据。

(四)组织开展良种登记

1. 实施内容

制定肉羊良种登记技术规范,组织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开展良种登记。

2. 任务指标

2025年前完成100个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在群种羊良种登记,逐步形成连续完整的种羊系谱档案。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管理

农业部畜牧业司组织成立全国肉羊遗传改良计划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计划实施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监督管理、绩效评价等。全国畜牧总站具体负责计划实施,组织制定重点选育品种遗传改良方案,遴选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指导开展生产性能测定、良种登记、良种推广等工作。省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和技术支撑单位负责本辖区内的肉羊遗传改良工作,具体负责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资格审查和日常监管,督促开展生产性能测定、良种登记等工作,加强杂交改良指导、种羊质量监督等。主产省区要因地制宜制定实施本区域肉羊遗传改良计划。

(二)强化技术支撑

依托产业技术体系和科研院所的力量,组织成立全国肉羊遗传改良计划专家组,负责制定相关技术规范和重点选育品种的遗传改良方案,开展遗传改良技术培训,为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开展性能测定、良种登记、杂交利用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全国肉羊遗传评估中心和区域性生产性能测定中心要按照遗传改良计划的要求,切实加强对测定数据的分析,做到科学测定、准确评估、及时指导。

(三)建立动态管理机制

向社会公开发布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名单,接受行业监督。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要认真履行规定义务,积极开展良种登记、性能测定等工作,及时上报育种数据。建立专家组与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对口联系制度,联系专家要为企业日常育种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协助解决育种技术问题。建立肉羊核心育种场绩效评价和退出机制,实行动态管理,定期组织开展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考核评估,及时淘汰不合格企业。

(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逐步建立以政府资金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充分调动企业参与肉羊遗传改良工作的积极性。加大对肉羊核心育种场建设、生产性能测定、新品种培育、优良地方品种资源保护等重点环节支持力度。继续推进肉羊良种繁育推广,加快品种改良步伐,提高肉羊生产良种化水平。

(五)推进产学研联合

开展政产学研大协作,集成整合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科研院所和技术推广部门等力量,构建自主、高效育种体系,扎实推进肉羊群体遗传改良。同时,适当引进国外优良种质资源,鼓励国内国外企业、科研机构开展育种合作,不断提升我国肉羊种业发展水平。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最新资讯

接连捧回两项省级大奖 临安农业凭啥在杭州独一份?
新年伊始,临安农业战线接连传来喜讯,“好事成双”——临安被授予“浙江省农业‘双强’行动先进集体”和“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查看详情 白箭头 黑箭头
去年培育的一万多只优质种羊远销全国各地 赛诺农业:育好中国羊 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位于於潜镇逸逸村的浙江赛诺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国家级羊核心育种场”。企业入驻於潜11年来,不断加强与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研发,提高种羊开发利用的科技含量,去年公司培育的一万多只优质湖羊种羊远销全国各地。
查看详情 白箭头 黑箭头
浙江省畜牧产业协会羊业分会成立大会
2023年5月10日-11日,浙江省畜牧产业协会羊业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牧羊人峰会在杭州召开,
查看详情 白箭头 黑箭头
全力争创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 2023年度区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
29日,2023年度区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区委书记杨国正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部署,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努力为“吴越名城·幸福临安”建设作出更多更大贡献。
查看详情 白箭头 黑箭头
“赛马”激励!临安上榜三项省级荣誉
近日,全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省人民大会堂召开,会上公布了浙江省农业“双强”行动“赛马”激励地区、浙江省种业阵型企业、首批省级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创建单位等名单。临安榜上有名!
查看详情 白箭头 黑箭头
全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这些榜单重磅揭晓
9月16日上午,全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省人民大会堂召开,会上公布了浙江省农业“双强”行动“赛马”激励地区、2022年度十佳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浙江省种业阵型企业、首批省级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创建单位名单。一起来感受这份荣誉吧!
查看详情 白箭头 黑箭头
上一页
1
2
...
5
二维码

留言建议 l 责任声明 l 网站地图 l 联系我们

浙江赛诺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邮箱:
467306565@qq.com
地址:临安市於潜镇逸逸村58号
电话:
136-1655-7144

Copyright © 2021     浙江赛诺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ICP备2021027157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杭州